職稱的級別一般分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四個級別。有部分系列初級可分設為助理級和員級。原來只有部份系列設有正高級,部份系列不設正高級。2017年1月8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部分系列設置正高級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目前未設置正高級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共涉及中小學教師、工程、經濟、會計、統計等11個系列。
職稱評審是指已經經過初次職稱認定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在經過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職期內完成相應的繼續(xù)教育學時,申報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須在專業(yè)期刊發(fā)表論文并且經過一些基本技能考試(如:稱職外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向本專業(yè)的評審委員會評委提交評審材料,經過本專業(yè)的專業(yè)評委來確定其是否具備高一級職稱資格。
中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⑷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試點單位必須堅持專業(yè)技術職務聘任制的原則,切實加強對聘任工作的管理,嚴格區(qū)分任職資格與聘任職務的界限。任職資格只反映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學術技術水平,表明具備擔任某一職務的學術技術水平和能力,不能與工資和待遇掛鉤。職務是根據工作需要設置的,有明確的職責、限額比例和任職期限的崗位,由行政領導擇優(yōu)聘任,在任期內領取職務工資。獲得任職資格未被聘任人員,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求兌現工資待遇,對無理取鬧者,人事、職改部門有權取消其任職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