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服務管理體系的建設,首先是管理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都表明,需要首先解決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問題,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培養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建立內部可行、科學的服務模式;其次才是借助軟件工具將管理流程固化和優化,利用自動化工具輔助和提升管理效率,實現技術和管理的有效結合。因此,在認證可行性分析時應更關注管理可行性,其次才是技術可行性。
對于那些已經成功實施基于ITIL的管理方法的組織來說,需要更標準化的成熟IT服務質量管理體系來確保管理與國際接軌。ISO 20000認證將滿足其進一步發展的戰略需求,同時ISO 20000的持續改進機制也確保管理流程具備更強的生命力。
始終牢記各個流程必須全部達到ISO 20000的要求才能獲得認證,因此資源適當向基礎薄弱、離標準要求有一定距離的管理流程,提早啟動流程建立和改進階段工作。
認證計劃中需要包括審核機構的部分,由于整個審核過程會包括幾批次,每批次之間另有再改進的時間,同時每一次審核需要提前預約,因此整個實施計劃建議預留一些時間給審核機構。
認證優勢:
1. 建立并運行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能保證和證明組織所有的部門對服務的態度。
2. 建立并運行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可改善全體的業績、消除不信任感。
3. 獲得國際認可的機構的認證證書,可得到國際上的承認,拓展您的業務。
4. 建立并運行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能降低這種風險,通過第三方的認證能增強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投資信心。
5. 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為客戶和潛在的客戶提供信心,提高企業的形象,增加了競爭的實力, 滿足市場準入的要求。
7. 客戶投標加分項。
8. 部分地區對此認證有相關補貼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