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患者的好處
1.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
護理上門服務可以避免老年人因交通不便、排隊等待時間長、身體不適等問題而去醫院就診。護理人員可以直接到患者家中進行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非常便捷的醫療服務。
2.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護理上門服務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貼心的照顧,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關懷和溫暖,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提升患者的自信心
老年人在醫院中往往感到不安,護理上門服務可以讓患者感到更加自在和舒適,提升患者的自信心。
有一些護士和患者對“上門服務”這件事非常好奇,他們疑惑的是,不在醫院進行護理服務,上了門之后到底能為患者做些什么呢?
在浙江省,以浙大二院為例。2019年2月,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浙江省“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大二院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充分融合醫院優勢護理學科,在省內率先開設線上咨詢與居家護理服務項目。
基于居家患者的護理需求,目前浙大二院已開展眼科護理、內鏡護理、老年護理、母嬰護理、傷口/造口/失禁護理、腹膜透析護理、腫瘤護理、靜脈護理、糖尿病護理等36個線上專科;開展線下居家護理項目包括PICC/輸液港維護、感染性傷口護理、腹膜透析、母嬰護理、造口護理等16個??谱o理項目。
護士可以上門兼職提供護理服務,醫生能上門提供診療服務嗎?
目前來說,國家出臺的政策只是鼓勵“互聯網+護理服務”,醫生上門診療這塊還處于相對空白的階段。
有人會說,醫生上門診療不就是家庭醫生嗎?這種說法不準確,這兩者并不是同一個概念。
在我國,家庭醫生不能等同于國外的“私人醫生”,也不可簡單理解為“上門醫生”。現階段家庭醫生包括全科醫生、其他類別臨床醫師等,家庭醫生主要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醫療聯合體等為平臺,以團隊服務的模式,通過健康協議為轄區重點對象群體提供更加長期、穩定的契約式醫療衛生服務。家庭醫生提供的簽約服務更加倡導服務模式的轉變,更加倡導與轄區重點對象群體建立長期、穩定的契約式關系,更加關注人群健康管理。
常規護理
鼻飼(胃管護理)、留置/更換尿管護理、換藥、皮下注射、導尿護理、壓瘡護理、吸氧、骨科術后傷口護理、肌肉注射、膀胱沖洗、骨科術后傷口護理、肌肉注射、膀胱沖洗
管道維護
PICC置管維護、輸液港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