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陰沉木材質的骨灰盒。這個具體要看家屬個人的喜好了,有人喜歡偏紅色的大紅酸枝,有人喜歡金黃色的金絲楠木,還有人喜歡黃金樟木。這些名貴的木材做成的骨灰盒,個人比較傾向于金絲楠陰沉木。金絲楠陰沉木做成的骨灰盒沉穩厚重,耐腐耐酸耐潮濕,具有很好的保護骨灰的作用。
這些年來我們推廣火葬步履艱難,原因就是通常我們認為中國人安葬的傳統是土葬??墒侵辽僭谒纬南喈旈L的一段時間,中國是流行火葬的?!端疂G傳》里的武大郎就是火葬,周圍市民甚至武松對此也是習以為常毫無違和感的。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也采用了古法的香木柴薪火化(現代僧侶多用此法)。可見土葬并非中國人安葬傳統的全部。
但一般來說,對于現代人來說,還是火葬的好處要多一些。除去骨灰占地面積小、便于保存和安葬以及長期管理、干凈衛生可以避免一些污染等顯而易見的優點之外,還因為逝者的形態轉換快速明了(從遺體轉換為骨灰),使喪屬可以較快地接受親人死亡的現實從而盡快地恢復日常生活。火葬即使是浪費一些能源,也還是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民族的認可。
作為現代社會為民服務的政策制定,應該既有堵也有疏。目前的問題是既沒有足夠的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公墓遠遠不夠,審批的經營性陵園也同樣不夠),堵的力度也不夠大(只抓土葬,并不真抓亂埋亂葬),而且因為把全社會的注意力都片面地吸引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方面去了,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殯葬界混亂無序亂象環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