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正規健全的回收機構并不多,往往還是有私人建立的小型回收機構,而電子垃圾處理的關鍵是回收問題,小型的回收機構很難完成大范圍的電子設備回收任務,從而一些廢舊電子設備便成為了污染環境的源頭。而建立完善的回收體制需要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至少具備以下兩點:一是上門回收,二是電話聯絡。通過這兩項能夠很好的解決部分電子設備的回收問題,而國家實施的以舊換新政策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手段,如果將這種機制常態化,必定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已然回收運用廢鋼材十分重要,而回收運用作業還做得不足志向,這就要采用各種有用的方法去推動它。除了廢鋼鐵回收運用安排加強,擬定政策,權極做好作業以外,有關部門也要密切協作,對回收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要妥善處置,為加速我國四化建設獻計出力。
舊廢銅,它是使用后被廢棄的物品,如從舊建筑物及運輸系統拋棄或拆卸的叫舊廢雜銅。銅和銅基材料,不論處于裸露狀態,還是被包在終產品里,在產品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來說,用于再生的廢銅中新廢銅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廢雜銅經再加工后有大約1/3以精銅的形式返回市場,另2/3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
直接應用廢雜銅的前提是嚴格的分類堆放及嚴格的分揀。直接應用廢雜銅具有簡化工藝、設備簡單、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輕等優點。直接應用廢雜銅的多少,大體上反映了一個國家銅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國廢雜銅的直接使用率較低,每年約為20萬t,僅占廢雜銅總回收量的30%~40%,并且黃銅加工材的生產多由鄉鎮企業運作,大大降低了經濟效益,并在能耗、環保方面帶來后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