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研究并開展了多種診斷方法,提高了風濕病特別是疑難性或不典型風濕病的診斷率:建立了一系列新型免疫診斷方法,牽頭全國多中心研究并推出了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提高了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率;在國內首先研究并命名了抗α-胞襯蛋白及多肽抗體在干燥綜合征中的診斷價值,并成功轉化開發了檢測試劑盒,開展了抗M3受體和唾液腺超聲等多項新的特異性免疫診斷技術,大大減少了不典型干燥綜合征的漏診率。率先研究和開展了抗膜DNA抗體(mDNA)、抗核小體抗體(AnuA)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檢測,為風濕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 療奠定了基礎。
栗占國帶領團隊聚焦臨床,取得一系列原創性研究成果。他致力于新型診斷及治 療方法和方案的研究,牽頭多中心研究的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分類標準(ERA)、臨床深度緩解標準(CliDR)及多種診斷標志物,被國內外多個專家建議推薦及專著引用;持續強化治 療(PRINT)方案和新型免疫治 療方法,獲歐洲RA治 療指南推薦,被列入國外教科書;牽頭發起類風濕關節炎國際年會(IFRA),連續15年在國內外舉辦,并成為本領域蕞具影響力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大醫風范,向難而行,他以中國醫者的擔當,為風濕免疫領域的治 療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2年9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免疫中心教授栗占國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究員王軍課題組合作,論證了扁桃體菌群的免疫調節作用,認為扁桃體菌群失調可引發免疫紊亂。該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先 進科學》上。
在RA的上,栗占國教授建議患者先考慮治 療,而不是手術治 療。他提倡的持續緩解治 療(PRINT)方案,其核心理念是給患者一個治 療方案后就要持續治 療,而不是病情改善后立刻減量,否則對患者十分不利。待病情完全轉好后,患者要繼續鞏固,不要立刻停藥。PRINT方案是目前國內RA領域研究的第 一個進入國際指南的治 療方案,并受到國際上高度重視和推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