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針對風濕病長期依賴和免疫抑制劑的現狀,創新性地開展了多種方法,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國內率先開展小劑量IL-2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研究,證明小劑量IL-2、有效,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Medicine),目前已在臨床使用,為風濕病提供了新的治 療手段;將小劑量環磷酰胺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 療;針對難治性狼瘡研究了聯合方案(CIST方案)取得顯著療效;將T細胞疫苗用于紅斑狼瘡治 療。首次研究了長療程強化(PRINT)方案治 療類風濕關節炎,被國際指南引用,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類風濕關節炎診治模式。這些方法已分別在國內外發表和在臨床上應用。
栗占國帶領團隊聚焦臨床,取得一系列原創性研究成果。他致力于新型診斷及治 療方法和方案的研究,牽頭多中心研究的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分類標準(ERA)、臨床深度緩解標準(CliDR)及多種診斷標志物,被國內外多個專家建議推薦及專著引用;持續強化治 療(PRINT)方案和新型免疫治 療方法,獲歐洲RA治 療指南推薦,被列入國外教科書;牽頭發起類風濕關節炎國際年會(IFRA),連續15年在國內外舉辦,并成為本領域蕞具影響力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大醫風范,向難而行,他以中國醫者的擔當,為風濕免疫領域的治 療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希望學科能有更大發展,為更多患者減少病痛。”從醫30余年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栗占國,長期工作在風濕病臨床一線。回憶自己從業經歷,他感慨頗深。
令栗占國欣慰的是,當年國內不太受重視的風濕免疫學科也迅速發展,成為了綜合醫院里發展蕞快的學科。他的團隊和十余家醫院聯合探索建立的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如今在國內乃至國際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