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運的成本主要產生在本地、國際運輸和目的地三個地方。在進口貨物過程中,由于目的地的貨代利潤較少,其往往通過延伸服務而收取一些名目繁多的費用,如代報關費、送貨費、倉儲費、換單費等。不去圍繞著瑣碎的費用去談判,而是爭取談得一攬子的包干費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運輸(Transportation)的解釋,運輸是指”用設備和工具,將物品從一地點向另一地點運送的物流活動。其中包括集貨、分配、搬運、中轉,裝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運輸是物流系統中主要和基本得要素。在現代物流觀念誕生之前,許多人將運輸等同于物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運輸在物流活動中的重要性所致。
運輸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經濟上運輸具有二重性,即是社會生產和生活必要的條件,又是一個物質生產部門。
運輸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它的生產活動是把工農業產品運到消費地,無論是生產消費還是非生產消費,這都是生產過程的繼續。
國際貨物運輸是實現進口商品、暫時進口商品、轉運物資、過境物資、郵件、國際捐贈和援助物資、加工裝配所需物料、部件以及退貨等從一國(或地區)向另一國(或地區)運送的物流活動、屬于國際物流范疇。
在國際貨物運輸中,鐵路運輸是僅次于海洋運輸的主要運輸主式,海洋運輸的進出口貨物,也大多是靠鐵路運輸進行貨物的集中和分散的。
鐵路運輸有許多優點,一般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可保障全年的正常運輸,而且運量較大,速度較快,有高度的連續性,運轉過程中可能遭風險也較小。辦理鐵路貨運手續比海洋運輸簡單,而且發貨人和收貨人可以在就近的始發站(裝運站)和目的站辦理托運和提貨手續。
航空運輸是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它與海洋運輸、鐵路運輸相比,具有運輸速度快、貨運質量高、且不受地面條件的限制等優點。因此,它適宜運送急需物資、鮮活商品、精密儀器和貴重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