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管理系統(SMS):堪稱 DTH 系統的心臟,主要完成以下幾大功能。一是登記和管理用戶資料,詳細記錄用戶的相關信息;二是購買和包裝節目,對各類電視節目進行合理的整合與安排;三是制定節目計費標準及對用戶進行收費,確保服務收費的合理規范;四是開展市場預測和營銷工作,把握市場動態和需求。它主要由用戶信息和節目信息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以及解答用戶問題、提供多種客戶服務的 Call Center 構成。
(三)能源效率及投資優勢:在能源效率及投資方面,衛星電視同樣具備優勢。發射功率僅僅只有 200W 的直播同步衛星,就能覆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然而在地面建立一座高達 200 米的電視發射塔,即便其發射功率達到 50kW,覆蓋面積也僅有 2.3 萬平方公里。過去我國收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除杭州地區外,其它地區基本都需要先由微波電路傳送到大中城市,再經過大量的電視發射臺或差轉臺進行發射與轉發,供各地觀眾收看,如果一直采用這種微波傳輸的方式來實現電視覆蓋,那就得建造成千上萬座微波中繼站和電視發射臺,無論是建設成本還是后續的維護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但要是采用同步衛星傳輸的方式,僅需發射 1-2 顆衛星,再與地面站配合就行,投資少、見效快,能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大面積區域的電視信號覆蓋,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
安裝環節注意點:安裝衛星電視接收器時,有諸多方面需要留意。首先,必須確保整個安裝過程符合當地的法規規定,因為不同地區對于衛星電視接收器的安裝有著不同的要求和限制,部分地區可能需要提前申請相關許可證等手續,例如在我國,單位設置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的,要向當地縣、市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審批,憑審批機關開具的證明購買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個人若因特殊情況確實需要安裝和使用,也得符合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許可條件,向所在單位提出申請,經當地縣、市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后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審批,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并遵守當地政策。
衛星天線可分為正饋和偏饋兩種。
正饋,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鍋,接收C波段節目。
偏饋,也叫小鍋,接收Ku節目的。
C波段天線有1.35、1.5、1.8、2.1、2.4M等各種規格,在東北地區這幾種規格完全可以滿足接收國內所有頻道以及鳳凰衛視、CNN、BBC、NHK等國際頻道的需要。美國駐沈陽總領事館等一批重要外國駐沈機構以及大的星級賓館也在使用中衛天線,其質量受到了用戶的肯定。Ku天線,常用規格有0.35、0.45、0.6、0.75、0.8、0.9、1.0、1.2、1.5M等,完全可以滿足東北地區個人、有線電視臺站以及"村村通"工程的需求。同正饋天線不同,偏饋天線外形呈橢圓形,表面弧度較淺、采用正裝方式時仰角較正饋低20度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