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門檻與公平性
老年選民或教育程度較低群體可能對電子設備操作不熟悉,導致誤投。
偏遠地區可能因網絡或電力基礎設施不足,難以部署高端計票設備。
法律與制度適配
部分國家法律尚未明確電子計票結果的法律效力,或對設備認證標準不統一。
計票效率顯著提升
快速處理海量選票:單臺設備每分鐘可掃描數十至數百張選票,遠高于人工逐張計數的效率(人工計票每小時約處理 200-300 張)。
實時數據反饋:掃描同時即可生成計票結果,投票結束后短時間內(如 30 分鐘)可輸出初步統計報告,縮短選民等待時間。
數據加密與校驗
區塊鏈存證:將掃描后的選票圖像哈希值上鏈存儲,確保數據不可篡改。任何對原始圖像的修改都會導致哈希值變更,可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實時驗證。
雙重校驗機制:
設備內檢:掃描時同步進行 “圖像 - 模板” 校驗(如檢測選票編號是否重復、頁碼是否正確),發現異常立即暫停并報警。
第三方校驗:引入獨立軟件(如開源計票工具 OpenOCD)對掃描數據進行二次計算,對比設備輸出結果,防止單一系統漏洞。
印刷質量控制
專用紙張與油墨:使用抗皺、防靜電紙張(如 80g/m2 銅版紙),避免運輸中產生褶皺;印刷油墨需與掃描光譜匹配(如黑色油墨吸收 400-700nm 全可見光),防止彩色墨水(如藍色)被誤識別為 “未填涂”。
定位標記與二維碼:在選票邊緣添加微米級定位標記(如 “十字星” 圖案),幫助掃描設備對齊圖像;印刷加密二維碼,包含選票類型、選區等信息,掃描時自動校驗是否匹配預設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