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檢測結果用于社會公開或具有法律/平臺效力,例如司法使用、政府采購、質量抽檢或平臺上線審核,檢測機構就必須依法取得CMA認證,方可合法出具具備公信力的檢測報告。
CMA資質認定是強制性的行政許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的機構,必須經過資質認定,否則構成違法。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主管全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工作,并負責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統一管理、組織實施、綜合協調工作。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工作。
通過CMA資質認定的實驗室,在其認定范圍內出具的報告,只在我國國內有效。六年一次的復評審,不定期的監督評審,以及投訴處理機制。即除不定期監督外,在一個證書有效期(6年)內,實驗室只需要經歷一次來自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評審。
持續的質量監督機制:
認證機構需要接受定期監督評審和能力驗證測試,這種持續的監管機制確保了測試質量的穩定性。相比非認證機構,認證機構在測試過程中更加嚴謹,對測試數據的記錄和保存也更加規范,大大提高了測試結果的可追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