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保護電弧焊加工主流類型及差異
類型 核心特點 適用場景 保護氣體
MIG 焊(熔化極) 焊絲既是電極也是填充金屬,焊接效率高 中厚板拼接、批量生產(如汽車制造) 氬氣 + 氦氣(鋁合金)、氬氣 + CO?(碳鋼)
MAG 焊(熔化極) 以 CO?或混合氣體為保護,成本較低 鋼結構、機械零部件焊接 CO?單氣體或氬氣 + CO?混合氣體
TIG 焊(非熔化極) 鎢極不熔化,需單獨添加填充焊絲,精度高 薄板焊接、精密部件(如航空航天零件)
氣體保護電弧焊加工關鍵工藝流程
焊前準備:清理母材焊接區(qū)域的油污、氧化皮,保證表面潔凈;根據母材材質選擇匹配的焊絲(如不銹鋼用 ER308L 焊絲)和保護氣體;調整焊接電流、電壓、氣體流量(通常 10-25L/min)。
引?。篢IG 焊采用高頻引弧或接觸引弧,MIG/MAG 焊直接通過焊絲與母材短路引弧,確保電弧穩(wěn)定。
焊接操作:控制電弧長度(2-5mm),保持焊絲與母材的合適角度(通常 15-30°),勻速移動焊槍,確保熔池均勻填充。
收?。壕徛档碗娏骰虿捎盟p收弧,避免焊縫收尾出現縮孔、裂紋;焊接結束后保持氣體延時保護(3-5 秒),防止高溫焊縫氧化。
焊后處理:對重要工件進行焊縫檢測(外觀檢查、超聲波檢測),必要時進行打磨、去應力處理。
埋弧焊加工核心工藝特點
焊接效率高:采用大電流焊接,熔深大,可一次焊透較厚板材(單道焊透厚度達 20mm),生產率是手工電弧焊的 5-10 倍。
焊縫質量穩(wěn)定:焊劑保護效果好,電弧被覆蓋不外露,減少氣孔、夾渣等缺陷,接頭力學性能優(yōu)異。
自動化程度高:多為機械或半自動操作,焊縫成形均勻,受人為因素影響小,適合批量生產。
適用局限:主要用于平焊位置(俯焊),對曲面、短焊縫或狹小空間焊接適應性差,設備移動性較弱。
鋁合金焊接加工的核心是解決氧化、熱裂紋和氣孔問題,常用方法需匹配材料與場景。
核心技術特點
鋁合金表面易形成 Al?O?氧化膜,焊接前需徹底清理(機械打磨或化學清洗)。
熱導率高、線膨脹系數大,需采用能量集中的焊接熱源,控制熱輸入。
易產生氣孔,焊接時需做好保護(氬氣、氦氣),避免氫侵入。
常用焊接方法及適用場景
TIG 焊(鎢極氬弧焊):焊接質量高,適合薄板、精密件及對焊縫要求高的場景(如航空航天零部件)。
MIG 焊(熔化極氬弧焊):效率高,適合中厚板、批量生產(如汽車零部件、框架結構)。
攪拌摩擦焊:無熔焊缺陷,適合厚板、高強度鋁合金焊接(如高鐵車體、壓力容器),但設備成本較高。
關鍵注意事項
材料選擇:根據鋁合號選匹配焊絲(如 5 系鋁用 ER5356 焊絲)。
工藝參數:控制焊接電流、電壓和焊接速度,避免過熱導致變形。
后續(xù)處理:必要時進行去應力退火,提升焊縫穩(wěn)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