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清潔維護
亭體清潔:每日擦拭投放口、亭身內外壁,清理地面污漬、垃圾殘留,避免積塵和異味附著。
垃圾桶維護:定期清洗垃圾桶內膽(每周至少 1 次),檢查桶體是否破損、密封蓋是否完好,破損件及時修補或更換。
周邊環境打理:清掃亭體周邊 3-5 米范圍內的散落垃圾、落葉,保持周邊地面整潔,避免蚊蟲滋生。
低成本建設方案
材質性價比選擇:亭體用 “鋼結構 + 防腐涂層”(比不銹鋼便宜 30%),垃圾桶選加厚 HDPE 塑料款(耐磨損、成本僅為金屬款的 50%)。
復用廣場資源:接入廣場現有水電(智能款需通電),利用廣場邊角空地建設,避免新場地硬化,節省 1000-3000 元基建費。
批量采購降本:聯合周邊廣場、商圈統一采購亭體、標識牌,爭取供應商 10%-20% 批量折扣,跳過中間商直采更劃算。
爭取政策補貼:向當地城管、環保部門申請垃圾分類設施補貼,廣場類項目補貼比例可達建設成本的 30%-40%。
廣場專屬運維重點
清潔頻次加密:人流高峰(周末、節假日)每 2 小時清潔 1 次投放口和地面,非高峰每日 3 次,避免垃圾殘留和異味擴散。
動態清運:高峰時段每 4 小時清運 1 次,非高峰每日 2 次,防止垃圾桶滿溢,契合廣場高頻使用需求。
標識維護:定期檢查圖文標識(尤其夜光標識),避免褪色、脫落,確保游客快速識別分類標準。
耗材補給:根據廣場人流規律定量采購垃圾袋、用品,夏季增加除味劑和防蚊設施投放。
強化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采購時優先選耐用材質(如防腐鋼結構、加厚塑料垃圾桶)和口碑靠譜的品牌,降低故障概率。
智能設備簽訂年度維保協議,定期校準傳感器、線路檢查,老化配件(如電池、密封墊)提前更換。
建立設備臺賬,記錄采購、維修、更換信息,針對易損件提前備貨,縮短故障修復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