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功能檢修
基礎款設備:每日檢查分類標識、圖文指引是否清晰,有無脫落、褪色,及時修補或更換;檢查遮雨棚、框架結構是否松動,螺栓定期加固(每月 1 次)。
智能款設備:每日測試掃碼開箱、語音提示功能是否正常,每周檢查傳感器、稱重模塊、數據傳輸模塊運行狀態(tài);每月校準設備參數,每年更換老化配件(如電池、線路)。
設備選型:精簡功能,選高性價比材質
功能只留核心:優(yōu)先選基礎款亭體,僅保留分類投放、遮雨防曬功能,無需智能模塊(如非必要不選掃碼、稱重功能),單座可省 1-3 萬元。
材質性價比替換:亭體用 “鋼結構 + 防腐涂層”(比不銹鋼便宜 30%,使用壽命達 8-10 年),垃圾桶選加厚 HDPE 塑料款(成本是金屬款的 50%,耐磨損易更換)。
尺寸適配場景:根據場地大小和人流調整尺寸,廣場、大型社區(qū)選 3.5m×3m 標準款,小型小區(qū)、街巷選 2.5m×2.5m 迷你款,避免閑置空間浪費。
建立標準化運維流程(基礎保障)
制定 “每日 / 每周 / 每月” 運維清單,明確清潔、分揀、巡檢的具體責任人和操作標準,避免遺漏。
人流密集的廣場等場景,實行 “高峰專人值守 + 非高峰定時巡檢”,及時處理滿溢、異味問題。
統(tǒng)一運維團隊培訓,確保工作人員掌握分類標準、設備操作和應急處理技能,提升運維專業(yè)性。
簡易基礎型:通常采用鍍鋅鋼板等普通材質,工藝較為簡單,僅滿足基本的垃圾分類投放需求,可能僅配備基礎的分區(qū)標識燈,沒有復雜的智能系統(tǒng)。其價格一般在 5000 元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