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天線的發展
通信衛星天線的發展,經歷了從簡單天線(標準圓或橢圓波束)、賦形無線(多饋源波束賦形和反射器賦形)到為支持個人移動通信而研制的多波束成形大天線。
目前,全球波束仍采用圓波束,區域通信,大多數衛星通信都采用雙柵、正交、單饋源、反射器賦形的天線設計。這種天線技術不僅已在大多數的通信衛星上采用;同時也被世界上各主要的衛星天線制造商所掌握,為支持個人移動通信而研制的多波束成型大天線,目前也開始使用。主要的衛星天線有以下幾種。
1)THURYU衛星天線:
該衛星天線由休斯公司研制。天線的物理尺寸為12.25米×16米,投影直徑12米,128個饋源,收發合一。該無線尤如一個由若干支撐桿支撐的雙環形,上環有一透明的拋物面支撐面,下環有一透明的拋物面反射器,兩拋物面之間由許多細繩拉緊。展開和收攏簡易可靠,每個支撐桿結點處由齒輪連接、控制。
該無線的設計具有下列特點:
·一副收發合一的衛星天線。對于任何一個點波束、發射波束和接收波束將完全重疊(同時,不需要做第二副天線,極大地降低了天線分系統的重量。
·新穎的結構設計,達到了收攏狀態的小型化和簡易、可靠展開的目的。
·反射面采用介質薄膜上鍍有金屬環的頻率選擇面,它只對工作頻率產生諧振而反射,其余則全部通過,消除了金屬對金屬之間的接觸,將使無源交調小。
·介質薄膜采用非完全絕緣體材料--氧化銦,其電阻率在10(8次方)Ω左右,從而既保證了靜電完全卸載,又保持電磁波的穿透不受影響。
·128個饋源,同星上數字信號處理器的完美結合,有效保證覆蓋區點波束的要求。利用偏饋技術,每8或20個,甚至更多的饋源形成一個波束,總數可形成200-300個點波束。
·多點波束,14分貝的波束隔離;大大提高了頻率復用的次數(波束數/7),極大地節省了衛星的頻率和頻帶。
·點波束的設計,保證了天線的高增益,有效地支持了個人通信的需求。
衛星天線的定義其實是非常簡單的,衛星天線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所說的電視鍋或者是大鍋。衛星天線的結構也是比較簡單的,它主要就是由一個金屬拋物面以及一些接收天線組成的,衛星天線的主要作用也是由這個金屬拋物面發揮的。衛星天線的作用主要就是將衛星信號反射到焦點的位置和高頻接收頭里面。衛星天線除了接收反射信號以外,它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將將信號中的雜志除去,使得信號不受干擾。衛星天線的信號的強弱和它的拋物面的大小以及大鍋的安裝方向等都有很大的關系。
中星六B大鍋安裝指南:
1、首先明確你安裝衛星所在地經緯度,這樣才可能計算你的仰角和東南方向多少度。其實中星6B的安裝沒有那么復雜,憑信號強度的變化,選擇強的信號強度,上下調整仰角完全可以判斷中星6b衛星的位置。
2、在尋找強的衛星強度之前,首先檢查你的高頻頭0刻度方向,要么0刻度垂直地面,要么平行地面方向,如果0刻度不能準確安裝方向,其他都是徒勞;
3、選擇中央1套,看其信號質量有無變化,在保證強度是真實變化和反應的情況下,找到cctv1的信號質量,調到50%以上;
4、如果信號強度老是在79-80變化,而無其他數值,請檢查高頻頭是否正常。
衛星天線(衛星天線安裝工藝)
1. 站址選擇
衛星電視接收天線不論架設在地面或建筑物上,選址是一個首要環節。必須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和電磁環境,選址依據包括:衛星信號的場強、周圍環境的干擾、操作的方便性、聯網的方便性等因素。選址時均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天線指向衛星方向上不能有任何障礙物,即要有一個開闊的視野。衛星天線不論口徑尺寸大小,都應盡可能地架設在當地開闊空曠地.高處,避開山坡、樹林、高層建筑物、鐵塔、雷達站、差轉臺、微波通訊站及高壓輸電線等對天線波束的阻擋。天線主波束方向上應有足夠的視野,天線正前方應有盡可能寬的視角。一般要求以天線基點為參考,對障礙物.高點所成的夾角小于3度。
2、衛星天線尤其是大口徑天線的架設,要有牢固的地基,..能夠充分承載天線自身的負荷,不致于出現坍塌或遇大風時被連“根”拔起。衛星天線的架設位置應避開風口,以減小天線的風載,天線的風載太大時會導致天線變形,影響信號的接收效果。
3、衛星天線周圍不應有干擾源。天線所對應的方向應避開雷達站、差轉臺、微波通訊站及高壓電線等,應盡量避開這些干擾源;對于非同頻干擾,由于衛星接收機的選頻作用,允許干擾電平大于信號電平,但不能過大,使高頻頭進入飽和狀態,否則要在高頻頭與饋源之間加入帶通濾波器,濾除干擾信號。在微波干擾嚴重的城市樓群中架設時要特別注意,為了..信號接收的質量,一般應使用頻譜分析儀或微波場強儀對衛星天線架設位置進行實地測量,利用地形或建筑物巧妙地避開微波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