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的諧振模式
房間諧振模式取決于房間的尺寸及發音點的位置,只要將音響與聆聽位置,低音聽起來就很圓順。
一般來說,要取得低頻響應,音響與后墻之間的距離應為房間長度的三分之一,如果不可行,就可以試試房間長度的五分一,這兩個位置都能引發駐波,幫助音響與房間結合。聆聽位置好在房間長度三分之二處。依此方法,可播放一些有大量低音的音樂,然后將音響及聽者逐步移位,直至聽到低音伸展圓滑及與其他頻段混和有致為止,當你聽到低音圓滑時,會發現連中音的清晰度與分析力也有所改善。
聆聽高度與音色平衡度
大部分喇叭的音色平衡度會隨著聆聽高度而改變,但改變的是中音與高音,高音單元同一高度或位于兩個高音單元多數會位于離地32英寸至40英寸之間。不妨坐在椅子上,調校高度去聽,便可聽出其中的區別。聆聽高度多大程度聲音效果,也要視不同音響而定,有些音響具有很大寬容度區別并不那么明顯,有些卻有顯著區別。要想良好的音色平衡度,直接的方法是讓耳朵高音音響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音響拗入(Toe-in)
音響的拗入是另一種擺位方式,拗入擺放對聲音有多方面影響,包括中高音、音場結像力、空間感及壓迫力等,但并無規則可言,拗入多少視音響與聆聽環境而定,有些音響需要拗入,有些則需要平擺。大部音響在三角形聆聽位置聽到高音多的,音響拗入時會接收到更多高音能量,導致一些音響在拗入時就會聽到過多高音。
燈光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燈光秀。燈光秀主要是以光,電結合的一種展現形式。其實燈光秀不僅僅只是燈光,也不只是秀,它更是一種社會進步的體現。
在光、聲的變化中產生音調的變化,敬畏、驚訝、共鳴、期待,失去理智的情緒隨著作品的深入循環變化,營造一種整體而又高度個性化的情感體驗。
隨著燈光的變化,整個空間仿佛不是一個裝置,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觀看者在這個空間中變成了一個參與者,在這里感受自己,感知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