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數字化加工流程,即調卷→信息轉入和錄入→拆卷整理→建立條碼標識→數字化掃描→影像處理與關聯入庫→案卷還原→影像與數據檢查→還卷等,有清晰、完整的檔案數字化作業流程管理、角色管理、工位管理、任務管理和作業管理功能;圖像存儲工作中應特別注意圖像文件命名規則:紙質檔案目錄數據庫中的每一份文件,都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惟一檔號,以該檔號為這份文件掃描后的圖像文件命名。之后再對數字化后的文檔進行批量處理,處理完將保存為PDF格式;后將所有文檔批量轉換為可以、檢索利用的雙層PDF格式,然后進行光盤刻錄,確保刻錄好的光盤能正確地讀出,并做好標識標簽。
檔案信息化的原則
1、規范性原則:制定和實施檔案工作標準和規范,是檔案工作現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需要。實現館(室)藏檔案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將館(室)藏的檔案通過掃描等技術手段轉化成計算機可識別和處理的數字化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接收電子文件進館,但不管是通過館(室)藏檔案數字化還是接收電子文件,都應該堅持規范性原則,制定相應的標準、規范和法規。
2.檔案信息資源建設
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現有館藏檔案(包括紙質檔案、縮微膠片的景像、錄音檔案和錄像檔案等)的數字化;二是收集和接收各種形式的電子文件,然后集成到統一的檔案數據庫中。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具體的工作,信息化的實現不是檔案館(室)某一部門的工作,也不是單靠幾個計算機技術人員就能實現的,它需要所有檔案人員的積極參與與配合,檔案隊伍素質對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質量起著關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