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發射與否取決于電離層的狀況,因為波具有粒子性,電離層的不穩定會干擾波的傳送,一般情況下穩定。 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泄漏的現象叫電磁輻射。任何帶電體周圍都存在著電場,周期變化的電場就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所以電磁輻射當然存在。
使天線反射面朝單一方向水平轉動,觀察電視圖像。使捕捉到衛星信號從有到無,從強信號到弱信號轉至信號剛好消失,在腳架立術托盤交接處上下畫一條直線 與地面垂直作記號,再反轉天線,使衛星信號圖像在電視機中從弱到強,再從強到弱,轉至信號圖像剛好消失,在方位托盤記號處向下延伸立柱上畫一直,這時立柱上已有兩條直線作記號。重復以上步驟反復幾次,確認立柱二記號點位置無誤后,把方位托盤記號轉至立柱二記號點之間的中心線位置,這就是所要調試衛星的方位 角位置。把緊固方位角的螺絲堅固,方位角調試完畢。
衛星天線調試完成后,在接收某確定北京安裝衛星電視的電視信號時,其方位角、俯仰角基本不動。為消除衛星漂移帶來的影響,可以根據實際收測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對天線進行微調,以便之始終處于接收狀態。為防止衛星天線遭受雷擊,天線上方應安裝避雷針,在澆筑基座時應使基座與天線一起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4歐姆,在雷雨季節到來之前必須仔細檢查避雷接地系統是否良好。把天線反射面轉向正南方向,松開仰角調節杠,讓反射面上下調節靈活方便。然后根據所要捕捉的衛星定點的經度和調式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向東或向西一點一 點轉動天線反射面來改變反射面的方位。每轉動一點方位后緩慢上下調節重復如此直至出現信號,確認是所要接收的衛星節目,然后保持信號強度暫固定仰角,進行下一步方位角微調。
無線的設計具有下列特點: 一副收發合一的衛星天線。對于任何一個點波束、發射波束和接收波束將完全重疊(同時,不需要做第二副天線,極大地降低了天線分系統的重量。 新穎的結構設計,達到了收攏狀態的小型化和簡易、可靠展開的目的。 反射面采用介質薄膜上鍍有金屬環的頻率選擇面,它只對工作頻率產生諧振而反射,其余則全部通過,消除了金屬對金屬之間的接觸,將使無源交調小。 介質薄膜采用非完全絕緣體材料--氧化銦,其電阻率在10(8次方)Ω左右,從而既保證了靜電完全卸載,又保持電磁波的穿透不受影響。 128個饋源,同星上數字信號處理器的完美結合,有效保證覆蓋區點波束的要求。利用偏饋技術,每8或20個,甚至更多的饋源形成一個波束,總數可形成200-300個點波束。 多點波束,14分貝的波束隔離;大大提高了頻率復用的次數(波束數/7),極大地節省了衛星的頻率和頻帶。 點波束的設計,保證了天線的高增益,有效地支持了個人通信的需求。

